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DU防护装置,涉及电气配电柜领域,包括壳体、防护盖;所述壳体上设有端子安装腔、卡口,所述端子安装腔内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所述防护盖包括盖体、卡位凸台;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端子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孔,每个过线孔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所述卡位凸台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卡位凸台卡接在所述卡口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护状态和解除防护状态操作简单,电气线束出线方便。
公开号:CN214338321U
申请号:CN202120553963.XU
申请日:2021-03-1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超;韩廷;王安民
申请人: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IPC主号:H05K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配电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BDU防护装置。
[n0002] 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也是高压配电盒的一种。电池包是新能源车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BDU又是电池包中一个主要部分。BDU中的防护盖结构,不仅保护连接处的电气元件,而且对工作人员操作安全方面起着重要防护作用。现有的BDU防护盖一般都是用螺钉将其与壳体连接,接线时候必须拆卸螺钉,螺钉安装处也影响电气线束出线,操作较为繁琐。
[n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方便电气线束出线的BDU防护装置。
[n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BDU防护装置,包括壳体、防护盖(1);所述壳体上设有端子安装腔、卡口(24),所述端子安装腔内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33);所述防护盖(1)包括盖体、卡位凸台(11);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端子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孔(16),每个过线孔(16)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33);所述卡位凸台(11)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卡位凸台(11)卡接在所述卡口(24)内。防护盖与壳体通过卡位凸台与卡口连接,防护状态和解除防护状态操作简单,通过设置过线孔,方便了接线端子的电气线束出线。
[n0005]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盖体包括顶板(13)、前伸端部(14)、后板(15)、侧板(17);所述前伸端部(14)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前侧,所述前伸端部(14)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板(13)左右方向的宽度,所述卡位凸台(11)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伸端部(14)的顶面;所述后板(15)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后侧下方,所述后板(15)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孔(16),各过线孔(16)左右间隔排列;两个侧板(17)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左右两侧下方;
[n0006]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包括侧限位结构(21)、顶部限位结构(22)、前限位结构(23)、卡口(24),两个侧限位结构(21)左右相对设置,所述顶部限位结构(22)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上方,所述前限位结构(23)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前侧之间,所述前限位结构(23)的中部设有卡口(24);所述下壳体(3)包括下壳体底部(31)、端子凸台(32)、端子安装槽(33),所述下壳体底部(31)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2)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端子凸台(3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底部(31)的顶面,所述端子凸台(32)的顶面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33),各端子安装槽(33)左右间隔排列,所述端子凸台(32)、端子安装槽(33)位于所述端子安装腔内;
[n0007] 所述顶板(13)被限位在所述顶部限位结构(22)的下方,所述前伸端部(14)伸入所述卡口(24)中,两个侧板(17)分别被限位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内侧。
[n0008]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板(17)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后板(15)的底部高度;所述上壳体(2)还包括后限位结构(26),所述后限位结构26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后侧底部之间,所述端子凸台(32)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高度;所述后板(15)的底部支撑在所述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两个侧板(17)的底部分别支撑在所述端子凸台(32)的顶部。
[n0009]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盖(1)还包括推手凸台(12),所述推手凸台(12)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顶面,所述推手凸台(12)位于所述卡位凸台(11)的正后方。
[n0010]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前伸端部(14)的前侧为等腰梯形,所述前伸端部(14)的前侧梯形部分两个底边中较长的一个与所述前伸端部(14)的后侧连接。前伸端部前侧的倒角方便前伸端部插入卡口。
[n0011]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盖体还包括圆弧角(18),两个侧板(17)的顶部分别通过所述圆弧角(18)连接所述顶板(13)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圆弧角,方便盖体插入和拉出端子安装腔。
[n0012]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盖体还包括倒角(19),两个侧板(17)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倒角(19),两个倒角(19)分别从所述防护盖(1)的左右两侧向中间倾斜。通过设置倒角,方便盖体插入端子安装腔。
[n0013]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2)还包括端子卡槽(25),所述前限位结构(23)的底部设有若干端子卡槽(25),各端子卡槽(25)左右间隔排列,每个端子卡槽(25)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33)。通过端子卡槽卡住接线端子,防止接线时端子掉入BDU内部。
[n0014]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3)还包括分隔板(34),若干分隔板(34)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端子安装槽(33)的间隔处,各分隔板(34)的后侧分别位于相邻过线孔(16)之间。
[n0015]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隔板(34)的顶面从前到后向上倾斜。分隔板顶部设置成斜面,方便盖体插入和拉出端子安装腔。
[n00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护状态和解除防护状态操作简单,电气线束出线方便。
[n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壳体的裁剪图。
[n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壳体的裁剪图。
[n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DU防护装置的防护盖推入状态的裁剪图。
[n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DU防护装置的防护盖推入状态的剖面图。
[n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3] BDU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盖1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3。
[n0024] 如图1所示,防护盖1为左右对称结构,防护盖1包括盖体、卡位凸台11、推手凸台12,卡位凸台11、推手凸台12分别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
[n0025] 所述盖体包括顶板13、前伸端部14、后板15、过线孔16、侧板17、圆弧角18、倒角19;顶板13为长方形;前伸端部14与顶板13为一个整体平板,前伸端部14固定连接在顶板13的前侧中间,前伸端部14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顶板13左右方向的宽度;前伸端部14的后侧为长方形,前伸端部14的前侧为等腰梯形,前伸端部14的前侧梯形部分两个底边中较长的一个与前伸端部14的后侧连接;后板15固定连接在顶板13的后侧下方;后板15上开设有三个过线孔16,过线孔16为拱门形,各过线孔16左右间隔排列;两个侧板17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13的左右两侧下方,侧板17的底部高度高于后板15的底部高度;两个侧板17的顶部分别通过圆弧角18连接顶板13的左右两侧;两个侧板17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倒角19,两个倒角19分别从防护盖1的左右两侧向中间倾斜。
[n0026] 卡位凸台11固定连接在前伸端部14的前侧梯形部分的顶面中间,卡位凸台11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卡位凸台11的前侧面从前到后向上倾斜。
[n0027] 推手凸台12固定连接在顶板13的顶面中间,推手凸台12位于卡位凸台11的正后方。
[n0028] 如图2所示,上壳体2包括侧限位结构21、顶部限位结构22、前限位结构23、卡口24、端子卡槽25、后限位结构26;侧限位结构21为长方形板,两个侧限位结构21左右相对设置;顶部限位结构22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上方,顶部限位结构22包括两个长方体的限位条,两个限位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顶部;前限位结构23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前侧之间;前限位结构23的中部设有卡口24,卡口24连通所述端子安装腔与BDU内部;前限位结构23的底部设有三个端子卡槽25,各端子卡槽25左右间隔排列;后限位结构26为长方形板,后限位结构26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后侧底部之间。
[n0029] 如图3所示,下壳体3包括下壳体底部31、端子凸台32、端子安装槽33、分隔板34;端子凸台32固定连接在下壳体底部31的顶面;端子凸台32的顶面设有三个端子安装槽33,各端子安装槽33左右间隔排列;两个分隔板34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端子安装槽33的间隔处,分隔板34的顶面从前到后向上倾斜。
[n0030] 如图4、图5所示,下壳体3的下壳体底面31固定连接在上壳体2的底部开口处,侧限位结构21、顶部限位结构22、前限位结构23、后限位结构26以及下壳体底面31围成的内部空间为端子安装腔。
[n0031] 防护盖1的盖体安装在所述端子安装腔的开口处;卡位凸台11卡接在卡口24内,推手凸台12从两个限位条之间凸出在顶部限位结构22的上方;顶板13被限位在顶部限位结构22的下方,前伸端部14伸入卡口24中,两个侧板17分别被限位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内侧。
[n0032] 下壳体3的端子凸台32、端子安装槽33、分隔板34位于所述端子安装腔内;端子凸台32的顶部高度高于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高度,后板15的底部支撑在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两个侧板17的底部分别支撑在端子凸台32的顶部;每个过线孔16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33,每个端子卡槽25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33;各分隔板34的前侧分别位于相邻端子卡槽25之间,各分隔板34的后侧分别位于相邻过线孔16之间。
[n0033] 使用时,上壳体2与下壳体3固定连接,各接线端子分别安装在端子安装槽33中,手指放在推手凸台12,将防护盖1由所述端子安装腔的后侧开口处推入,保持两个侧板17的底部与端子凸台32的顶部平齐,直到卡位凸台11插入卡口24内卡住,此时后板15的底部支撑在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接线端子的尾部位于过线孔16中,为该BDU防护装置的防护状态;用手将前伸端部14向下挤压,使卡位凸台11低于卡口24,拉着推手凸台12将防护盖1退出,为该BDU防护装置的解除防护状态。
[n0034]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防护盖(1);所述壳体上设有端子安装腔、卡口(24),所述端子安装腔内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33);所述防护盖(1)包括盖体、卡位凸台(11);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端子安装腔的开口处;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孔(16),每个过线孔(16)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33);所述卡位凸台(11)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卡位凸台(11)卡接在所述卡口(24)内。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顶板(13)、前伸端部(14)、后板(15)、侧板(17);所述前伸端部(14)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前侧,所述前伸端部(14)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板(13)左右方向的宽度,所述卡位凸台(11)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伸端部(14)的顶面;所述后板(15)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后侧下方,所述后板(15)上开设有若干过线孔(16),各过线孔(16)左右间隔排列;两个侧板(17)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左右两侧下方;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包括侧限位结构(21)、顶部限位结构(22)、前限位结构(23)、卡口(24),两个侧限位结构(21)左右相对设置,所述顶部限位结构(22)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上方,所述前限位结构(23)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前侧之间,所述前限位结构(23)的中部设有卡口(24);所述下壳体(3)包括下壳体底部(31)、端子凸台(32)、端子安装槽(33),所述下壳体底部(31)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2)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端子凸台(3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底部(31)的顶面,所述端子凸台(32)的顶面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33),各端子安装槽(33)左右间隔排列,所述端子凸台(32)、端子安装槽(33)位于所述端子安装腔内;
所述顶板(13)被限位在所述顶部限位结构(22)的下方,所述前伸端部(14)伸入所述卡口(24)中,两个侧板(17)分别被限位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内侧。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7)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后板(15)的底部高度;所述上壳体(2)还包括后限位结构(26),所述后限位结构(26)固定连接在两个侧限位结构(21)的后侧底部之间,所述端子凸台(32)的顶部高度高于所述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高度;所述后板(15)的底部支撑在所述后限位结构(26)的顶部,两个侧板(17)的底部分别支撑在所述端子凸台(32)的顶部。
[000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还包括推手凸台(12),所述推手凸台(12)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3)的顶面,所述推手凸台(12)位于所述卡位凸台(11)的正后方。
[000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伸端部(14)的前侧为等腰梯形,所述前伸端部(14)的前侧梯形部分两个底边中较长的一个与所述前伸端部(14)的后侧连接。
[000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圆弧角(18),两个侧板(17)的顶部分别通过所述圆弧角(18)连接所述顶板(13)的左右两侧。
[000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倒角(19),两个侧板(17)的前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倒角(19),两个倒角(19)分别从所述防护盖(1)的左右两侧向中间倾斜。
[0008]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还包括端子卡槽(25),所述前限位结构(23)的底部设有若干端子卡槽(25),各端子卡槽(25)左右间隔排列,每个端子卡槽(25)分别对应一个端子安装槽(33)。
[0009]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3)还包括分隔板(34),若干分隔板(34)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端子安装槽(33)的间隔处,各分隔板(34)的后侧分别位于相邻过线孔(16)之间。
[00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BDU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34)的顶面从前到后向上倾斜。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160104053A|2016-09-02|파워 배터리 모듈
CN102768910A|2012-11-07|用于电气系统的联锁器
CN214338321U|2021-10-01|Bdu防护装置
JP6619087B2|2019-12-11|二次電池パック
EP3629395B1|2020-11-25|Terminal protection cover and battery module
KR102152884B1|2020-09-07|배터리 케이스
CN204144182U|2015-02-04|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
WO2015101325A1|2015-07-09|Battery accommodating assembly and power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09461899U|2019-10-01|一种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12991688U|2021-04-16|一种电源插箱
CN210430827U|2020-04-28|一种插销接线盒
CN211670716U|2020-10-13|一种煤矿机电设备电动机接线连接装置
CN208157866U|2018-11-27|触头盒及开关柜
CN211295858U|2020-08-18|煤矿井下隔爆型馈电组合开关
CN210379172U|2020-04-21|一种电池模组和含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09747365U|2019-12-06|一种开关外盒
CN206293375U|2017-06-30|一种小型断路器取电线路防护结构
CN211350551U|2020-08-25|一种断路器的隔弧罩
CN210257973U|2020-04-07|车用蓄电池及其外壳
CN212810218U|2021-03-26|零飞弧罩壳体、零飞弧罩结构及断路器
CN211238658U|2020-08-11|插座的防水组件及具有该防水组件的插座
CN204991881U|2016-01-20|一种锂电池集成模块及电动车
CN214203580U|2021-09-14|断路器的端子罩结构
CN214254325U|2021-09-21|一种具有零飞弧装置的热磁式塑壳断路器
CN211377071U|2020-08-28|单手易拔防触电插座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53963.XU|CN214338321U|2021-03-17|2021-03-17|Bdu防护装置|CN202120553963.XU| CN214338321U|2021-03-17|2021-03-17|Bdu防护装置|
[返回顶部]